(相关资料图)
学生在科技馆参观 乌兰察布科技馆供图
“同学们知道潜望镜最早起源于哪里吗?”10月31日,在乌兰察布科技馆的科技课堂上,伴随着讲解员的提问,中小学生科技研学活动拉开了序幕。集宁区永安路小学与集宁区物流园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走进科技馆,在讲解员与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,开启了一场“行走的科学课”。
活动当天,学生们分组穿梭于科技馆各主题展厅,在互动探索中感受科学的“活态”魅力。《智能空间展》里,灵活运转的机器人与炫酷的汽车模型引得孩子们驻足围观,通过观察与操作,他们直观触摸到了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的奇妙;《金雕飞起的地方——乌兰察布市鸟类摄影科普展》中,栩栩如生的鸟类标本与生动的小课堂结合,让学生们既领略了家乡生态之美,又学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;《科学探索厅》的声、光、电、磁实验区更是“人气王”,孩子们亲手操作装置,见证静电吸附、光的折射等现象,在动手实践中验证课本里的科学原理;《中国古代科技展》则通过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——司南、地动仪等复原模型,将“四大发明”的故事“娓娓道来”,让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在孩子们心中交织。除了静态展品,科技馆的特效影院成为另一块“沉浸式课堂”。4D影院的震动、吹风特效与球幕影院的宏大视角,将宇宙演化、自然奇观、科技突破等内容直观呈现,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可感可触。“原来黑洞吸积物质的过程这么震撼!”一名学生在观看球幕影片后兴奋地说,“现在我对天文知识的兴趣更浓了!”
据悉,乌兰察布科技馆联合集宁区城投研学管理公司、察右前旗中小学研学实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研学团队,共同开展了此次中小学生研学合作,为青少年搭建起连接校园课堂与科技前沿的实践平台。
“此次活动不仅是让学生看新鲜,更注重学深悟透。通过讲解员的深度解说、互动实验的引导思考,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科学现象串联成体系,真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。我们希望通过‘走出去’的研学模式,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。”乌兰察布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未来将持续打造系列科学研学品牌活动,推出更多针对性强、趣味性足的研学课程,为青少年搭建多元化的科学实践平台,助力更多青少年在科学的海洋中扬帆起航。”(刘佳鑫)
[责任编辑:贾小燕]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